根據(jù)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》(以下簡稱《條例》),現(xiàn)將2017年度我區(qū)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予以總結并報告。本報告中所列數(shù)據(jù)的統(tǒng)計期限自2017年1月1日起,至2017年12月31日止。如對本年度報告有任何疑問,請聯(lián)系:洪江區(qū)政務公開領導小組辦公室。電話:0745-7631576
一、基本概述
2017年,我單位認真貫徹落實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》等文件要求,不斷健全完善政務信息公開工作制度,扎實做好政務信息公開工作,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、參與權、監(jiān)督權和表達權。
二、主動公開政府信息的情況
2017年我單位政務信息公開工作嚴格按照《條例》和上級部門的總體要求,妥善處理公開與保密的關系,合理界定信息公開范圍,做到及時、準確、便民。2017年,我區(qū)在洪江區(qū)政府門戶網(wǎng)站上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數(shù)6000余條。
三、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辦理情況
2017年我單位未收到要求政府信息公開的申請。
四、政務公開工作情況
深入踐行“兩學一做”常態(tài)化制度化學習教育,共開展240余次教育活動;扎實開展“七五”普法工作,全區(qū)公職人員在線學法考試參考率、合格率均達100%;積極組建政府法律顧問團,全面推進依法行政;嚴控“三公”經(jīng)費支出,完成公車改革任務,公車運行費和公務接待費分別同比下降27%和17%;加強監(jiān)察工作,全年共查處違紀案件36起;強化投資審計,全年共核減工程造價1384萬元,核減率為10.65%;深化簡政放權便民服務,實現(xiàn)區(qū)、鄉(xiāng)、村三級便民服務網(wǎng)絡全覆蓋,下放鄉(xiāng)街審批項目95項;推進政務公開,建立“12345”熱線平臺與110平臺語音互轉、實時派單、聯(lián)動處置的工作機制,門戶網(wǎng)站公開信息6000余條;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(jiān)督和政協(xié)民主監(jiān)督,全年辦理人大代表建議91件、政協(xié)委員提案43件,辦復率均為100%。
五、財稅金融改革公開情況
我區(qū)積極推進財金改革。建立政府債務風險預警機制、融資平臺全口徑債務統(tǒng)計制度,逐步將政府債務納入預算管理,有效防范政府債務風險;積極開展PPP項目工作,確定入庫項目3個,計劃總投資15.3億元。
六、招商引資公開情況
我區(qū)大力開展招商引資。2017年共引進招商項目18個,其中投資額在1~5億元項目9個,5~10億元項目3個,合同引資27.3億元,實際到位資金23.19億元,同比增長68.9%。實現(xiàn)進出口總額421萬美元。
七、民生實事工作公開情況
我區(qū)扎實推進民生實事工作。投資130萬元,完成10條背街小巷改造;投資1600萬元,完成鄉(xiāng)(街)及村(社區(qū))便民文化活動設施建設;投資1096萬元,完成文化館、影劇院一期改建工程;投資293萬元,完成農(nóng)村電網(wǎng)改造;投資2056萬元,完成公租房144套建設任務;實現(xiàn)農(nóng)村寬帶全覆蓋;在全市率先實施高中階段免費教育;城鄉(xiāng)生活垃圾收轉體系建設和殯儀館整體搬遷有序推進。社會保障堅實有力。民生支出7.66億元,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75.62%,累計發(fā)放城鄉(xiāng)低保金近2300萬元;新增城鎮(zhèn)就業(yè)2896人,城鎮(zhèn)登記失業(yè)率控制在4.3%以內(nèi);城鄉(xiāng)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0100元和10014元,分別同比增長9%、11%;征繳各類社?;?.92億元,支出5.21億元;中國福彩“福票”在洪江古商城首發(fā)上市,截至目前籌集公益金815萬元。
八、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措施
2017年,我區(qū)嚴格執(zhí)行《條例》相關規(guī)定,“以公開為常態(tài),以不公開為例外”,主動全面公開政府信息,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較2016年有明顯進步,但也還存在一些不足,主要表現(xiàn)在作為政府信息公開受眾面還不夠廣,政府信息公開渠道還要進一步延伸,個別信息公開還不夠及時等。
九、其他說明及附表
年報的統(tǒng)計時間跨度:自2017年1月1日起,到 2017年12月31日止。
| 
       統(tǒng)計指標  | 
      
       單位  | 
      
       統(tǒng)計數(shù)  | 
    
| 
       一、主動公開情況  | 
      
       
  | 
      
       6000  | 
    
| 
       (一)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數(shù) (不同渠道和方式公開相同的信息列為1條)  | 
      
       條  | 
      |
| 
       其中:主動公開規(guī)范性文件數(shù)  | 
      
       條  | 
      
       9  | 
    
| 
       制發(fā)規(guī)范性文件總數(shù)  | 
      
       件  | 
      |
| 
       (二)通過不同渠道和方式公開政府信息的情況  | 
      ||
| 
       1、政府公報公開政府信息數(shù)  | 
      
       條  | 
      |
| 
       2、政府網(wǎng)站公開政府信息數(shù)  | 
      
       條  | 
      
       5861  | 
    
| 
       3、政務微博公開政府信息數(shù)  | 
      
       條  | 
      |
| 
       4、政務微信公開政府信息數(shù)  | 
      
       條  | 
      |
| 
       5、其他方式公開政府信息數(shù)  | 
      
       條  | 
      |
| 
       二、回應解讀情況  | 
      
       
  | 
      |
| 
       (一)回應公眾關注熱點或重大輿情數(shù)  | 
      
       次  | 
      
       3  | 
    
| 
       (不同方式回應同一熱點或輿情計1次)  | 
      ||
| 
       (二)通過不同渠道和方式回應解讀的情況  | 
      
       次  | 
      |
| 
       1、參加或舉辦新聞發(fā)布會總次數(shù)  | 
      
       次  | 
      
       0  | 
    
| 
       其中:主要負責同志參加新聞發(fā)布會次數(shù)  | 
      
       次  | 
      
       0  | 
    
| 
       2、政府網(wǎng)站在線訪談次數(shù)  | 
      
       次  | 
      
       0  | 
    
| 
       其中:主要負責同志參加政府網(wǎng)站在線訪談次數(shù)  | 
      
       篇  | 
      
       0  | 
    
| 
       3、政策解讀稿件發(fā)布數(shù)  | 
      
       次  | 
      
       2  | 
    
| 
       4、微博微信回應事件數(shù)  | 
      
       次  | 
      
       0  | 
    
| 
       5、其他方式回應事件數(shù)  | 
      
       15  | 
    
| 
       三、依申請公開情況  | 
      
       
  | 
      
       0  | 
    
| 
       (一)收到申請數(shù)  | 
      
       件  | 
      |
| 
       1、當面申請數(shù)  | 
      
       件  | 
      |
| 
       2、傳真申請數(shù)  | 
      
       件  | 
      |
| 
       3、網(wǎng)絡申請數(shù)  | 
      
       件  | 
      |
| 
       4、信函申請數(shù)  | 
      
       件  | 
      |
| 
       (二)申請辦結數(shù)  | 
      
       件  | 
      |
| 
       1、按時辦結數(shù)  | 
      
       件  | 
      |
| 
       2、延期辦結數(shù)  | 
      
       件  | 
      |
| 
       (三)申請答復數(shù)  | 
      
       件  | 
      |
| 
       1、屬于已主動公開范圍數(shù)  | 
      
       件  | 
      |
| 
       2、同意公開答復數(shù)  | 
      
       件  | 
      |
| 
       3、同意部分公開答復數(shù)  | 
      
       件  | 
      |
| 
       4、不同意公開答復數(shù)  | 
      
       件  | 
      |
| 
       其中:涉及國家秘密  | 
      
       件  | 
      |
| 
       涉及商業(yè)秘密  | 
      
       件  | 
      |
| 
       涉及個人隱私  | 
      
       件  | 
      |
| 
       危及國家安全、公共安全、經(jīng)濟安全和社會穩(wěn)定  | 
      
       件  | 
      |
| 
       不是《條例》所指政府信息  | 
      
       件  | 
      |
| 
       法律法規(guī)規(guī)定的其他情形  | 
      
       件  | 
      |
| 
       5、不屬于本行政機關公開數(shù)  | 
      
       件  | 
      |
| 
       6、申請信息不存在數(shù)  | 
      
       件  | 
      |
| 
       7、告知作出更改補充數(shù)  | 
      
       件  | 
      |
| 
       8、告知通過其他途徑辦理數(shù)  | 
      
       件  | 
      |
| 
       四、行政復議數(shù)量  | 
      
       件  | 
      
       2  | 
    
| 
       (一)維持具體行政行為數(shù)  | 
      
       件  | 
      
       1  | 
    
| 
       (二)被依法糾錯數(shù)  | 
      
       件  | 
      |
| 
       (三)其他情形數(shù)  | 
      
       件  | 
      
       1  | 
    
| 
       五、行政訴訟數(shù)量  | 
      
       件  | 
      
       0  | 
    
| 
       (一)維持具體行政行為或者駁回原告訴訟請求數(shù)  | 
      
       件  | 
      
| 
       (二)依法糾錯數(shù)  | 
      
       件  | 
      |
| 
       (三)其他情形數(shù)  | 
      
       件  | 
      |
| 
       六、舉報投訴數(shù)量  | 
      
       件  | 
      |
| 
       七、依申請公開信息收取的費用  | 
      
       萬元  | 
      |
| 
       八、機構建設和保障經(jīng)費情況  | 
      
       
  | 
      
       25  | 
    
| 
       (一)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專門機構數(shù)  | 
      
       個  | 
      
       1  | 
    
| 
       (二)設置政府信息公開查閱點數(shù)  | 
      
       個  | 
      |
| 
       (三)從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人數(shù)員  | 
      
       人  | 
      
       3  | 
    
| 
       1、專職人員數(shù)(不包括政府公報及政府網(wǎng)站工作人員數(shù))  | 
      
       人  | 
      
       2  | 
    
| 
       2、兼職人員數(shù)  | 
      
       人  | 
      |
| 
       (四)政府信息公開專項經(jīng)費(不包括用于政府公報編輯管理及政府網(wǎng)站建設維護等方面的經(jīng)費)  | 
      
       萬元  | 
      |
| 
       九、政府信息公開會議和培訓情況  | 
      
       
  | 
      |
| 
       (一)召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會議或專題會議數(shù)  | 
      
       次  | 
      |
| 
       (二)舉辦各類培訓班數(shù)  | 
      
       次  | 
      
       1  | 
    
| 
       (三)接受培訓人員數(shù)  | 
      
       人次  | 
      
       26  |